集群设置

    安装环境请参考快速上手/安装环境章节

    如果您在使用Windows系统,请安装MinGW,WSL或者git bash。

    您可以搭建伪分布式模式或是分布式模式的集群,伪分布式模式和分布式模式的主要区别是配置文件中的不同,配置项含义请参考。 启动其中一个节点的服务,需要执行如下命令:

    printgc表示在启动的时候,会开启GC日志。 <conf_path>使用conf_path文件夹里面的配置文件覆盖默认配置文件。

    iotdb-engines.properties配置文件中的部分内容会不再生效:

    • is_sync_enable 不再生效,并被视为 false.

    为方便IoTDB Server的配置与管理,IoTDB Server为用户提供三种配置项,使得您可以在启动服务或服务运行时对其进行配置。

    三种配置项的配置文件均位于IoTDB安装目录:$IOTDB_HOME/conf文件夹下,其中涉及server配置的共有4个文件,分别为:iotdb-cluster.propertiesiotdb-engine.propertieslogback.xmliotdb-env.sh(Unix系统)/(Windows系统), 您可以通过更改其中的配置项对系统运行的相关配置项进行配置。

    配置文件的说明如下:

    • iotdb-env.sh/iotdb-env.bat:环境配置项的默认配置文件。您可以在文件中配置JAVA-JVM的相关系统配置项。

    • logback.xml: 日志配置文件,比如日志级别等。

    • iotdb-cluster.properties: IoTDB集群所需要的一些配置。

    iotdb-engine.propertiesiotdb-env.sh/iotdb-env.bat 两个配置文件详细说明请参考附录/配置手册,下面描述的配置项是在iotdb-cluster.properties文件中的,也可以直接查看 中的注释。

    • internal_ip
    • internal_meta_port
    名字internal_meta_port
    描述IoTDB meta服务端口,用于元数据组(又称集群管理组)通信,元数据组管理集群配置和存储组信息IoTDB将为每个meta服务自动创建心跳端口。默认meta服务心跳端口为internal_meta_port+1,请确认这两个端口不是系统保留端口并且未被占用
    类型Int32
    默认值9003
    改后生效方式重启服务生效,集群建立后不可再修改
    • internal_data_port
    名字internal_data_port
    描述IoTDB data服务端口,用于数据组通信,数据组管理数据模式和数据的存储IoTDB将为每个data服务自动创建心跳端口。默认的data服务心跳端口为internal_data_port+1。请确认这两个端口不是系统保留端口并且未被占用
    类型Int32
    默认值40010
    改后生效方式重启服务生效,集群建立后不可再修改
    • open_server_rpc_port
    名字open_server_rpc_port
    描述是否打开单机模块的rpc port,用于调试模式,如果设置为true,则单机模块的rpc port设置为
    类型Boolean
    默认值false
    改后生效方式重启服务生效,集群建立后不可再修改
    • seed_nodes
    名字seed_nodes
    描述集群中节点的地址,{IP/DOMAIN}:internal_meta_port格式,用逗号分割;对于伪分布式模式,可以都填写localhost,或是127.0.0.1 或是混合填写,但是不能够出现真实的ip地址;对于分布式模式,支持填写real ip 或是hostname,但是不能够出现localhost或是127.0.0.1。当使用start-node.sh(.bat)启动节点时,此配置意味着形成初始群集的节点,每个节点的seed_nodes应该一致,否则群集将初始化失败;当使用add-node.sh(.bat)添加节点到集群中时,此配置项可以是集群中已经存在的任何节点,不需要是用start-node.sh(bat)构建初始集群的节点。
    类型String
    默认值127.0.0.1:9003,127.0.0.1:9005,127.0.0.1:9007
    改后生效方式重启服务生效
    • rpc_thrift_compression_enable
    名字default_replica_num
    描述集群副本数
    类型Int32
    默认值3
    改后生效方式重启服务生效,集群建立后不可更改
    • cluster_name
    名字cluster_name
    描述集群名称,集群名称用以标识不同的集群,一个集群中所有节点的cluster_name都应相同
    类型String
    默认值default
    改后生效方式重启服务生效
    • connection_timeout_ms
    名字connection_timeout_ms
    描述同一个raft组各个节点之间的心跳超时时间,单位毫秒
    类型Int32
    默认值20000
    改后生效方式重启服务生效
    • read_operation_timeout_ms
    名字read_operation_timeout_ms
    描述读取操作超时时间,仅用于内部通信,不适用于整个操作,单位毫秒
    类型Int32
    默认值30000
    改后生效方式重启服务生效
    • write_operation_timeout_ms
    • min_num_of_logs_in_mem
    名字min_num_of_logs_in_mem
    描述删除日志操作执行后,内存中保留的最多的提交的日志的数量。增大这个值将减少在CatchUp使用快照的机会,但也会增加内存占用量
    类型Int32
    默认值100
    改后生效方式重启服务生效
    • max_num_of_logs_in_mem
    名字max_num_of_logs_in_mem
    描述当内存中已提交的日志条数达到这个值之后,就会触发删除日志的操作,增大这个值将减少在CatchUp使用快照的机会,但也会增加内存占用量
    类型Int32
    默认值1000
    改后生效方式重启服务生效
    • log_deletion_check_interval_second
    名字log_deletion_check_interval_second
    描述检查删除日志任务的时间间隔,每次删除日志任务将会把已提交日志超过min_num_of_logs_in_mem条的最老部分删除,单位秒
    类型Int32
    默认值60
    改后生效方式重启服务生效
    • enable_auto_create_schema
    名字enable_auto_create_schema
    描述是否支持自动创建schema,这个值会覆盖iotdb-engine.propertiesenable_auto_create_schema的配置
    类型BOOLEAN
    默认值true
    改后生效方式重启服务生效
    • is_enable_raft_log_persistence
    名字is_enable_raft_log_persistence
    描述是否开启raft log持久化
    类型BOOLEAN
    默认值true
    改后生效方式重启服务生效

    GC日志默认是关闭的。为了性能调优,用户可能会需要收集GC信息。 若要打开GC日志,则需要在启动IoTDB Server的时候加上参数:

    或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