攻击者通常利用XSS攻击来窃取cookie和会话信息,或者诱骗用户将其私密信息透漏给被人(又称 钓鱼 )。
这种类型的攻击能够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,并且拥有几乎无限的变体,因此我们还是只关注某个典型的例子吧。 让我们来想想这样一个极度简单的Hello World视图:
这个视图只是简单的从GET参数中读取姓名然后将姓名传递给hello.html模板。 因此,如果我们访问 ,被呈现的页面将会包含一以下这些:
当然,一个攻击者不会使用<i>标签开始的类似代码,他可能会用任意内容去包含一个完整的HTML集来劫持您的页面。 这种类型的攻击已经运用于虚假银行站点以诱骗用户输入个人信息,事实上这就是一种劫持XSS的形式,用以使用户向攻击者提供他们的银行帐户信息。
如果您将这些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,然后将其显示在您的站点上,那么问题就变得更严重了。 例如,一旦MySpace被发现这样的特点而能够轻易的被XSS攻击,后果不堪设想。 某个用户向他的简介中插入JavaScript,使得您在访问他的简介页面时自动将其加为您的好友,这样在几天之内,这个人就能拥有上百万的好友。 在几天的时间里,他拥有了数以百万的朋友。
现在,这种后果听起来还不那么恶劣,但是您要清楚——这个攻击者正设法将 他 的代码而不是MySpace的代码运行在 您 的计算机上。 这显然违背了假定信任——所有运行在MySpace上的代码应该都是MySpace编写的,而事实上却不如此。
解决方案是简单的: 总是转义可能来自某个用户的任何内容。
为了防止这种情况,Django的模板系统自动转义所有的变量值。 让我们来看看如果我们使用模板系统重写我们的例子会发生什么
这样,一个到 的请求将导致下面的页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