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具有相对自治、完整的业务含义(比如scope、action、bean、flashmap、multipart、session/conversation等),而该业务领域在中文技术世界又尚无对应词汇
目前大致的处理方式是:
- 对于其外延义尚可翻(只是中文语意承载量仍然不足)的单词,采用 直译+词汇表 的翻译。词汇表即是鼠标划过停留时,会显示额外的提示信息,在提示里更详细地解释这个词在英文中的完整含义)
- locales:本地化?地区?
- multipart:多部分(这是中文)?多路?
- 翻译怎么样算好?具体到技术翻译这个上下文,全部照翻为好?谁都能意识到要适当变通,可变通的度是多少?如果要求的是字字都有对应译,还要符合中文风格,那此种翻译岂非只在寻求一个可能存在的“解”而失去任何可能的发挥?如果要求的是信达的同时可以体现风格,强调内在和谐胜于字句适配,那么风格的适当与否评价标准又在哪里?译者和作者的关系是怎样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