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DB 事务隔离级别
sql 92标准定义了4种隔离级别,读未提交、读已提交、可重复读、串行化,见下表。
TiDB 实现了其中的两种:读已提交和可重复读。
TiDB 使用percolator事务模型,当事务启动时会获取全局读时间戳,事务提交时也会获取全局提交时间戳,并以此确定事务的执行顺序,如果想了解 TiDB 事务模型的实现可以详细阅读以下两篇文章:,Percolator 和 TiDB 事务算法。
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设置 session 或者 global 的事务的隔离级别:
可重复读是 TiDB 的默认隔离级别,当事务隔离级别为可重复读时,只能读到该事务启动时已经提交的其他事务修改的数据,未提交的数据或在事务启动后其他事务提交的数据是不可见的。对于本事务而言,事务语句可以看到之前的语句做出的修改。
对于运行于不同节点的事务而言,不同事务启动和提交的顺序取决于从 PD 获取时间戳的顺序。
处于可重复读隔离级别的事务不能并发的更新同一行,当时事务提交时发现该行在该事务启动后,已经被另一个已提交的事务更新过,那么该事务会回滚并启动自动重试。示例如下:
尽管名称是可重复读隔离级别,但是 TiDB 中可重复读隔离级别和 ANSI 可重复隔离级别是不同的,按照论文中的标准,TiDB 实现的是论文中的 snapshot 隔离级别,该隔离级别不会出现幻读,但是会出现写偏斜,而 ANSI 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不会出现写偏斜,会出现幻读。
与MySQL可重复读隔离级别的区别
读已提交隔离级别和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不同,它仅仅保证不能读到未提交事务的数据,需要注意的是,事务提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因此读已提交隔离级别可能读到某个事务部分提交的数据。
不推荐在有严格一致要求的数据库中使用读已提交隔离级别。
对于 insert/delete/update 操作,如果事务执行失败,并且系统判断该错误为可重试,会在系统内部自动重试事务。
通过配置参数 可控制自动重试的次数:
在事务内部执行一个语句,遇到错误时,该语句不会生效。
这个例子中,第二个语句失败,最后由于调用了 rollback,事务不会将任何数据写入数据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