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写equals方法
List
还提供了boolean contains(Object o)
方法来判断List
是否包含某个指定元素。此外,int indexOf(Object o)
方法可以返回某个元素的索引,如果元素不存在,就返回-1
。
我们来看一个例子:
这里我们注意一个问题,我们往List
中添加的"C"
和调用contains("C")
传入的"C"
是不是同一个实例?
如果这两个"C"
不是同一个实例,这段代码是否还能得到正确的结果?我们可以改写一下代码测试一下:
因为我们传入的是new String("C")
,所以一定是不同的实例。结果仍然符合预期,这是为什么呢?
因为List
内部并不是通过==
判断两个元素是否相等,而是使用equals()
方法判断两个元素是否相等,例如contains()
方法可以实现如下:
我们以Person
对象为例,测试一下:
不出意外,虽然放入了new Person("Bob")
,但是用另一个new Person("Bob")
查询不到,原因就是Person
类没有覆写equals()
方法。
如何正确编写equals()
方法?equals()
方法要求我们必须满足以下条件:
- 自反性(Reflexive):对于非
null
的x
来说,必须返回true
; - 对称性(Symmetric):对于非
null
的x
和y
来说,如果x.equals(y)
为true
,则y.equals(x)
也必须为true
; - 传递性(Transitive):对于非
null
的x
、y
和z
来说,如果x.equals(y)
为true
,y.equals(z)
也为true
,那么x.equals(z)
也必须为true
; - 对
null
的比较:即x.equals(null)
永远返回false
。
上述规则看上去似乎非常复杂,但其实代码实现equals()
方法是很简单的,我们以Person
类为例:
首先,我们要定义“相等”的逻辑含义。对于Person
类,如果相等,并且age
相等,我们就认为两个Person
实例相等。
因此,编写equals()
方法如下:
对于引用字段比较,我们使用equals()
,对于基本类型字段的比较,我们使用==
。
如果Person
有好几个引用类型的字段,上面的写法就太复杂了。要简化引用类型的比较,我们使用Objects.equals()
静态方法:
因此,我们总结一下equals()
方法的正确编写方法:
- 先确定实例“相等”的逻辑,即哪些字段相等,就认为实例相等;
- 用
instanceof
判断传入的待比较的Object
是不是当前类型,如果是,继续比较,否则,返回false
;
如果不调用List
的contains()
、indexOf()
这些方法,那么放入的元素就不需要实现equals()
方法。
给Person类增加equals方法,使得调用indexOf()方法返回正常:
下载练习: (推荐使用IDE练习插件快速下载)
在List
中查找元素时,List
的实现类通过元素的equals()
方法比较两个元素是否相等,因此,放入的元素必须正确覆写equals()
方法,Java标准库提供的String
、Integer
等已经覆写了equals()
方法;
编写equals()
方法可借助Objects.equals()
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