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断数组大小

    Lua 中,数组的实现方式类似于 C++ 中的 map,数组中的所有值,都是以 键值对 的形式来存储(无论是显式还是隐式)。

    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:Lua 数组中允许 nil 值的存在,但是数组默认结束标志却是 nil。这类比于 C 语言中的字符串,字符串中允许 ‘\0’ 存在,但当读到 ‘\0’ 时,就认为字符串已经结束了。

    • 首先判断数组的长度,若长度大于 0 ,并且最后一个值不为 nil,返回包括 nil 的长度;
    • 若最后一个值为 ,则返回截至第一个非 nil 值的长度。

    注意:一定不要使用 # 操作符或 table.getn 来计算包含 nil 的数组长度,这是一个未定义的操作,不一定报错,但不能保证结果如你所想。如果你要删除一个数组中的元素,请使用 remove 函数,而不是用 nil 赋值。

    1. luajit test.lua
    2. Test1 2
    3. Test2 1
    4. Test5 1
    5. Test6 1
    6. lua test.lua
    7. Test2 1
    8. Test3 3
    9. Test4 1
    10. Test5 3
    11. Test6 1

    这一段的输出结果,就是这么 匪夷所思。不要在 Lua 的 table 中使用 值,如果一个元素要删除,直接 remove,不要用 nil 去代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