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ME_WAIT

    我们需要先回顾下 TCP 的知识,请看下面的状态转换图(图片来自「 The TCP/IP Guide 」):

    因为 TCP 连接是双向的,所以在关闭连接的时候,两个方向各自都需要关闭。 先发 FIN 包的一方执行的是 主动关闭;后发 FIN 包的一方执行的是 被动关闭主动关闭的一方会进入 TIME_WAIT 状态,并且在此状态停留两倍的 MSL 时长。

    修改 sysctl 的参数,只是控制 TIME_WAIT 的数量。你需要很明确的知道,在你的应用场景里面,你预期是服务端还是客户端来主动关闭连接的。一般来说,都是客户端来主动关闭的。

    对于 HTTP 1.0 协议,如果请求头里面没有包含 connection,那么应答默认是返回 Connection: close, 也就是说 Nginx 会主动关闭连接。

    User Agent

    这个请求包是 HTTP 1.1 的协议,也声明了 Connection: Keep-Alive,为什么还会被 Nginx 主动关闭呢? 问题出在 User-Agent,Nginx 认为终端的浏览器版本太低,不支持 keep alive,所以直接 close 了。

    在我们应用的场景下,终端不是通过浏览器而是后台请求的, 而我们也没法控制终端的 User-Agent,那有什么方法不让 Nginx 主动去关闭连接呢? 可以用 参数来解决。这个参数并不是字面的意思,用来关闭 keepalive, 而是用来定义那些古代的浏览器不支持 keepalive 的,默认值是 MSIE6。

    修改为 none,就是认为不再通过 User-Agent 中的浏览器信息,来决定是否 keepalive。

    注:本文内容参考了 火丁笔记 和 ,感谢大牛的分享。